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自“堤丰”入菲后,特朗普政府又迈出了危险一步,首次在台湾部署巡飞弹,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主意?
据报道近日美国政府正式向台湾地区交付首批 阿特斯-600M巡飞弹,这是美方首次在台部署具备远程打击功能的 无人作战武器系统。
这批武器的交付, 仅用了14个月,刷新了20年来美国对台军售最快记录。
消息一出, 岛内媒体大肆渲染“美台关系坚若磐石”, 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甚至还口出狂言,表示还要再增购1000套此类武器。
可是不管台当局怎么吹嘘,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—— 美军越是加速对台军售,越是在“毁台害台”!
这场军事部署背后,藏着深层路线切换、战略压榨与民意反弹。
展开剩余89%台“防务部门”负责人顾立雄
巡飞弹落地台湾,美军却并未靠近
先说这批武器。
阿特斯-600M,射程440公里,续航4小时,具备 察打一体功能,是 典型的“火力无人化”装备。
这类无人装备的部署,标志一个趋势: 美军越来越依赖“代理人”来完成火力前沿任务。
而台湾,正是这场 “前沿代理模式”的试验场。
美国不断对台军售,就是想利用台湾来消耗大陆的实力。
但问题是,美国并没有因此增强在台军事存在。
没有驻军、没有防御系统、也没有任何安全承诺。
更没有修改“战略模糊”。
巡飞弹落地,台军上手, 美军只敢却远远站在后方,然后把台湾推到对抗大陆的第一线。
违反承诺?巡飞弹可能踩中三公报红线
这批阿特斯-600M,还存在一个更敏感的问题。
它属于 进攻属性强烈的系统,虽然体积小巧,却能精准打击远程目标,且具备滞空巡航能力。
从技术分类上看, 阿特斯-600M已被美国国防部纳入“无人作战体系”,是美军未来作战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但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,美方明确承诺逐步停止对台军售,不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军事往来。
阿特斯 - 600M 是具有进攻性的武器,美方将其售予台湾,从性质上看,违背了其在公报中所做的承诺,触碰了《中美建交公报》与《八一七公报》的核心红线。
美方将此次对台军售标榜为 “不对称防御” 需要,实则是其 “地狱景观” 作战计划的关键环节。
美国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欧布莱恩曾公开鼓吹 “豪猪战略”,意图通过武装台湾制造军事对抗缓冲区,在台海冲突爆发时,用密集的巡飞弹集群迟滞解放军行动,为外部干预争取时间。
当前台海局势如此紧张, 这一步,危险系数极高。
特朗普通盘压榨,台湾成提款机
巡飞弹只是其中之一。
从特朗普第二任期就任以来,美台之间的交易呈现出一种熟悉的模式: 军事打包+经济敲诈,一环套一环。
8月初,美国宣布对台湾征收 20%“对等关税”,高于日韩。
然而 民进党当局对此却是敢怒不敢言,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上交“保护费”,来换取特朗普的“垂怜”。
殊不知, 赖清德这样伏低姿态,只会换来美国更加肆意妄为的收割。
紧接着特朗普又抛出 100%半导体关税。
美国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台积电等台湾半导体企业赴美投资设厂,如声称在美设厂可豁免 232 关税等,若不设厂则可能面临加税等不利情况。
这不是谈判,是勒索。
而此前, 台湾还答应了天然气采购、汇率升值、军费增加等多项美方要求。
看似“亲密”,实则是 单方面让利。
财政压力山大,防务预算吃紧
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在巡飞弹交付后立即扬言——台军经过兵棋推演和模拟,认为首批购买的 291 套仍远远不够,至少要 “再增购 1000 架以上”。
据军武次位面报道,台湾 “猎鸮专案” 中 291 套阿尔提乌斯 - 600M 无人机价格为 3 亿美元,相当于每套约 100 万美元。
这笔钱,从哪来?
据报道如今台当局债务危机严重,若是再加码巡飞弹,不仅挤占民生预算,也将加剧财政赤字。
再加上台湾自身军事工业体系并不完善。
对于像阿尔提乌斯 - 600M 巡飞弹这样的先进武器系统,其本地产业链确实无法消化,只能完全依赖从美国购买,这会导致台湾在军事装备上对美国形成长期依赖。
民调下滑,政坛焦躁
岛内的压力不只是经济民生,政治方面也不稳定。
据台湾 “TVBS 民调中心” 8 月 11 日公布的民调显示, 民众对赖清德施政满意度下滑至 28%,而不满意度则维持在 55%,创下满意度新低。
甚至在被视为赖清德 “大本营” 的深绿地区台南市,也出现了 “不赞同度” 高于 “赞同度” 的情况,台南市 36% 赞同,43% 不赞同。
在民进党内部,面对赖清德民调雪崩式下滑,他们开始互相指责,且将精力放在罢免蓝营立委上。
但岛内选民并不买账。
馆长转向,舆论风向开始变化
台湾政坛最具网民影响力的人物之一—— “馆长”陈之汉,最近公开表态支持 两岸统一。
2025 年 8 月 8 日,“馆长” 陈之汉在直播时说全台湾人的心都该向着中国,还喊出“我们该回家了,大家都是亲人”,希望大家正视血脉根源,回归祖国。
此外,“馆长” 陈之汉也批评了民进党当局的 “亲美路线”。8 月 12 日,他在桃园机场接受采访时针对近期关税议题及岛内政治局势,痛批民进党无心政务。
这一表态引发热议,也引发两岸政策讨论重新升温。
这不是孤例。
馆长的转向,反映出一种 社会情绪的转移,年轻人、中产阶级、基层劳工,开始对所谓“亲美路线”感到疲惫。
他们不再盲信美国,也不完全信赖当局。
南海同步施压,美军行动有内外双重考量
8月13日,美军“希金斯”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,进入黄岩岛12海里范围。
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组织兵力,依法依规跟踪监视、警告驱离。
结合此前菲律宾闯黄岩岛事件, 美军此举有配合菲律宾挑衅行为的嫌疑。
美国此举,意在两头下注:
对内,是特朗普政府为2026年中期选举造势;
对外,是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的试探与回应。
发布于:江苏省
